立秋 其二

几阵疏疏雨,残荷尚发香。
秋衫天与健,午榻竹先凉。
露洗明河白,云衔落日黄。
萧斋一蝉噪,光景似林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闲适景象,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传递出初秋的独特韵味。

前两句写雨后荷塘:稀疏的秋雨过后,残败的荷花依然散发着幽香。这里用"尚"字巧妙点出夏秋交替时,生命力的顽强与延续。

中间四句展现立秋的舒适感:天气转凉,诗人穿着秋装感觉身体格外轻健;中午躺在竹榻上,能率先感受到竹席传来的凉意。傍晚时分,露水让银河显得更清澈,云霞包裹着橘黄色的落日。这些细节通过触觉、视觉的细腻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结尾两句别有情趣:书房外突然传来蝉鸣,这声音让眼前的景色瞬间有了夏日林塘的错觉。这里用蝉声作为时空的桥梁,将秋日的宁静与夏日的记忆自然衔接。

全诗没有宏大叙事,而是抓住"雨后荷香""竹席凉意""落日云霞"等生活片段,用淡雅的笔触勾勒出立秋时节物候变化的微妙感。特别是最后蝉声的突然出现,给静谧的秋景增添了一丝灵动,让人感受到季节交替时那种既熟悉又新鲜的体验。

黄任

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举人,官广东四会知县,罢官归,船中所载惟砚石。归里后生活清苦。工诗,以轻清流丽为时人所称,七绝尤负盛名。著有《秋江集》《香草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