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①
海客生长居海陬,风涛险恶能操舟。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昨来剑气腾斗牛⑴,又闻小丑横戈矛。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
曹侯禦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
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
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
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⑵台咽喉。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
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施懿琳编校)。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昨来剑气腾斗牛⑴,又闻小丑横戈矛。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
曹侯禦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
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
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
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⑵台咽喉。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
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曹怀朴明府之间的互动,以及航行到台湾的所见所感。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海上生活
首句“海客生长居海陬”意味着诗人长期生活在海边,习惯了海洋的生活。接着,“风涛险恶能操舟”讲的是海上航行充满了危险,但诗人能够熟练驾驭船只。早期经历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描述的是诗人年轻时追随父亲在边境执行任务,并且在一次战斗中获胜,俘虏了敌方首领。这段经历展示了诗人的英勇和智慧。时光流逝与向往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表示时间流逝,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封侯。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新的情况
“昨来剑气腾斗牛,又闻小丑横戈矛”表明最近有新的情况,外来者(“小丑”)侵犯了台湾。诗人注意到这种情况,并表达了对台湾安全的担忧。朋友的邀请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曹侯禦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安全的忧虑,同时也提到曹怀朴明府的聪明才智,并且邀请诗人前往台湾。航行过程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描述了航行出发时的风浪巨浪,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不能停留。接着诗人描述了航行经过的海域,包括南边的落漈和东边的琉球,以及西边的黑水沟和红水沟。这些地名暗示了诗人航行路途的复杂和艰难。神奇景象
诗人提到了“神鱼拍浪高舵楼”,这是一种比喻,可能是指船只经过之处的波浪像神鱼拍打一样高。接着提到“轰雷喷雪排山邱”,形容船只经过时的雷声和喷溅的浪花,仿佛排山倒海,非常壮观。抵达鹿港
“水仙挟船船转头”可能是指船只经过鹿港时仿佛被水仙花引领,船只转弯。鹿港是台湾重要的港口,这里描述了诗人在鹿港的视线所及。人文景象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表达的是沿途看到的荒凉景象,很多土地无人耕种,呈现了战争或灾害后留下的荒凉。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灾害带来的破坏的感受。最后的希望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引用了古代贤君(汤和武王)的仁政,希望统治者能够像他们一样实行仁政,不滥杀无辜。最后,“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表达了诗人希望曹怀朴明府能够采取措施安定百姓,不要让百姓逃离家园。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航海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台湾现状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期望。诗中既有对过往辉煌的回忆,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和平与繁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