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大雁"为引子,道出了人生漂泊的无奈与坚守理想的矛盾。
开头两句用疑问句起笔:为什么大雁春天要从南方飞回北方呢?看似在问雁,实则在问自己。大雁为了躲避北方冬天的严寒而南飞,但春天又执意返回,这种执着就像人为了理想甘愿吃苦一样。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大雁因为经历风霜而羽毛稀疏,却依然坚持北飞;而诗人自己困在江汉(湖北一带),看着大雁飞往潇湘(湖南),既羡慕又惭愧。这里"惭"和"笑"两个动词很传神,既写大雁不顾阻拦的倔强,又写诗人自嘲被困的无奈。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大雁能翱翔云霄,而自己却困守尘世,虽然同样在奔波,但命运截然不同。衣服上的泪水,既是为大雁而流,也是为自己而流,把人与雁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依然选择前行"的精神。大雁的北飞象征着对理想的坚守,而诗人的泪水则道出了现实与理想冲突时的痛苦。这种矛盾心理,正是许多为理想奋斗的人都会经历的。
张治道
(1487—1556)陕西长安人,字孟独,号太微山人。正德九年进士。授长垣知县,迁刑部主事。不乐为官,引疾归。数与王九思、康海等论诗文。有《太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