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寄张明成阁老

当年心共系安危,一别沧桑未可知。
龙剑夜占南斗近,鸿书寒下朔风迟。
黄茅应变还丹日,黑发仍留去国时。
底事先忧消不得,并垂清泪湿江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两位老友久别重逢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前两句写两人曾经共同经历过国家危难时刻,但分别后世事变迁,再相见时已物是人非。"龙剑"两句用宝剑指向南斗星(象征权力中心)和鸿雁传书被寒风延误的意象,暗喻虽然心系朝廷,但消息传递不畅,彼此音讯难通。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沧桑感:友人头发已白却仍保留着当年离开京城时的黑发记忆,就像黄茅草终会变成红色(暗指岁月流逝),但某些记忆永不褪色。最后两句直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那些令人忧虑的国事始终萦绕心头,两位老友只能对着江边的香草垂泪。

全诗妙在将个人情谊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用"龙剑""鸿书"等大气意象与"黑发""江蓠"等细腻物象相结合,既写出了岁月无情的沉重感,又饱含知识分子心系天下的赤子之心。特别是"黄茅变红"这个自然现象的运用,把时光流逝的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