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和篇再和韵①
慇勤里社间,谈笑文字会。
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
问梅穷涧冈,乐事此其最。
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
谁其念岑寂,自得以颠沛。
岁寒二三友,已不数苍桧。
卓彼方山翁,自许行偕(名贤集作出行)辈。
古心味玄酒,于世百不嗜。
少小诵佳篇,搜句亦奇伟(原作矣,据名贤集改)。
年来久不作,吾党几丧气。
珠璧忽堕前,畴昔曾梦寐。
三咏结束语,坐令百感至。
来者恐未然,往者非所计。
汗青几名节,徒起千载喟。
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
问梅穷涧冈,乐事此其最。
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
谁其念岑寂,自得以颠沛。
岁寒二三友,已不数苍桧。
卓彼方山翁,自许行偕(名贤集作出行)辈。
古心味玄酒,于世百不嗜。
少小诵佳篇,搜句亦奇伟(原作矣,据名贤集改)。
年来久不作,吾党几丧气。
珠璧忽堕前,畴昔曾梦寐。
三咏结束语,坐令百感至。
来者恐未然,往者非所计。
汗青几名节,徒起千载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饮酒谈笑、吟诗作对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热爱。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朋友聚会之乐。诗人用"慇勤"形容朋友间的热情,大家谈笑风生,以文会友。即使喝醉千百次也无妨,体现出文人雅士的豪放不羁。"问梅穷涧冈"暗示他们寻梅赏景的雅趣,这种乐趣在诗人看来是最美好的。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坚守节操的品格。诗人用"风霜"、"冰雪"象征人生困境,但真正的朋友就像岁寒中的松柏("二三友"指松竹梅),经得起考验。"方山翁"(可能指聚会中的长者)特立独行,保持着古人淳朴的心性,不随波逐流。
第三部分(后十句)写对文学创作的感慨。诗人回忆年少时诵读名篇、创作佳句的激情,感叹近年来创作减少的遗憾。当看到朋友写出"珠璧"般的好诗时,又重燃创作热情。最后以"汗青"(史册)作结,表达对留名青史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饮酒、赏梅、吟诗等具体场景,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生活情趣,同时透露出对高尚品格和文学成就的追求。诗中"岁寒二三友"的比喻尤为生动,将真挚友情比作经冬不凋的松柏,既形象又深刻。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