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谒屈贾二先生祠有感而赋岁嘉靖甲寅也 其二

披策叩宸扉,瑰才近代稀。胡为湘水赋,空使壮心违。

论惜过秦是,人怜事汉非。观风访遗庙,怀古不胜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节拜祭屈原和贾谊两位先贤祠堂时,触景生情写下的感慨。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怀才不遇者的深切同情。

前四句写两位先贤的遭遇:他们(屈原和贾谊)都曾向君王献上治国良策("披策叩宸扉"),都是那个时代罕见的杰出人才("瑰才近代稀")。可为什么他们最终都只能写下《离骚》《吊屈原赋》这样的作品("胡为湘水赋"),让满腔抱负都化为泡影("空使壮心违")?

后四句转入作者的感叹:人们现在都明白贾谊批评秦朝的《过秦论》很有道理("论惜过秦是"),也为他投效汉朝却遭贬谪感到惋惜("人怜事汉非")。如今我寻访先贤遗迹("观风访遗庙"),想到这些往事,忍不住唏嘘不已("怀古不胜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湘水赋"代指屈原贾谊的作品,既典雅又含蓄 2. "瑰才近代稀"到"空使壮心违"的转折,凸显人才被埋没的悲剧 3. 结尾的"不胜欷"三个字,把古今共鸣的伤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人表面写古人,实则也在抒发自己类似的怀才不遇之感,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让诗歌更有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