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皇宫中的清凉画卷,充满闲适高雅的皇家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水边宫殿的帘子被四面来风轻轻掀起,池塘里盛开的荷花像锦绣般鲜红,映照着人们的脸庞。这里用"钩帘四面风"的细节,生动表现出夏日微风穿堂的惬意;"荷花簇锦"的比喻则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下红艳艳的荷花热烈绽放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皇帝弹完一曲用香薰过的琴弦后,仿佛连暑热都消散了,百姓们的烦闷也随之化解。"薰弦"这个细节暗示这是把名贵的琴,而"万俗泠泠"既形容琴声清越,又暗指琴声带来的清凉效果,一语双关。这里将皇帝的音乐比作能消暑解忧的良方,既赞美了皇帝的才艺,也暗含对仁政的称颂。
全诗最妙的是将视觉(荷花红)、触觉(四面风)、听觉(琴声)和嗅觉(薰弦)融合在一起,通过多感官描写营造出立体生动的消夏场景。看似写宫廷享乐,实则通过"解愠"二字,含蓄地表达了希望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杨皇后
(1162—1233)会稽人。宁宗后。少以姿容入官,失其姓氏,后有杨次山者,自称其兄,遂姓杨。累进贵妃,与曹美人俱有宠。韩皇后死,韩侂胄劝立曹美人,宁宗不听。嘉泰二年立杨为皇后。因深恨侂胄,后指使次山与史弥远谋杀之。宁宗死,弥远谋废皇子赵竑而立成国公赵昀,杨后无奈,矫诏废竑而立昀,是为理宗。尊为皇太后,同听政。次年撤帘。卒谥恭圣仁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