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岭①
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现代解析
《沙岭》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风光和戍边将士的豪情,同时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边塞风光(前八句) 诗人用"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等句子,勾勒出一幅辽阔荒凉的沙漠景象。大风吹过沙丘,星光刺眼,烟尘飞扬,野草覆盖山岗,河水向南流淌。这些描写既展现了边塞的雄浑壮美,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
2. 军事要塞(中间八句) 描写沙岭作为军事要地的重要性。这里四通八达,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提到白登道、狐岭等历史上有名的战场,强调这里驻扎着精锐部队("士卒雄虎貔"),军营相连,防守严密,敌人不敢来犯。
3. 报国情怀(最后六句) 转到皇帝亲自巡视边防,调动大军不仅是为了展示武力,更是为了保卫百姓安全。诗人用"熊罴""雷电"等比喻形容军队的威武气势。但最后两句却突然转折,诗人惭愧自己剑术不精,不知该如何报效国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奈。
全诗通过雄浑的边塞景象和军事描写,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气概,而结尾的感慨又给这种豪情增添了一丝悲壮色彩。诗人既赞美了边防将士的英勇,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却力不从心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