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陈推官的朋友,他要去信州(今江西上饶)任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朋友家世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现实的感慨。
前四句夸赞陈推官的家世背景和个人能力: 1. "三朝两世掌丝纶":说他家三代都在朝廷担任重要文职(丝纶指代诏书文书)。 2. "异代仍瞻玉树新":用"玉树"比喻他继承了家族优秀传统,依然出众。 3. "尚喜传家馀宦谱":庆幸他家还保存着官宦家谱(暗示家族底蕴深厚)。 4. "又闻议狱用儒臣":听说朝廷现在重用儒生处理司法(暗示朋友正逢其时)。
后四句转入离别主题: 5. "中年离别情何限":人到中年还要分离,感情上难以割舍。 6. "南渡风流迹未陈":借古喻今,说朋友像古代南渡的才子一样要去开创新事业。 7. "遥想郡斋多暇日":想象朋友到任后会有闲暇时光(其实是委婉说法)。 8. "肯怜州县正劳人":最后一句点破现实——其实地方官工作很辛苦,暗含对朋友的关心。
全诗亮点: - 用"玉树"等美好意象冲淡离愁 - 表面祝贺升迁,实则暗含对官场辛苦的理解 - 中年离别的情感写得含蓄深沉 - 最后一句突然转向现实,形成巧妙反差
诗人通过这种含蓄的表达,既维护了朋友的面子(不说地方官辛苦),又真实传递了关心,展现了文人之间特有的委婉情谊。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