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接待

云水无南北,几人相往还。
井深应接海,石显为开山。
佛塔寒流上,渔帆夕照间。
何当脱尘鞅,分石伴僧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水禅意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超脱世俗的向往。

前两句"云水无南北,几人相往还"用云水流动的自由,暗喻修行者不受地域限制的境界。后两句"井深应接海,石显为开山"通过小井连接大海、石头开辟山路的意象,展现佛家"一花一世界"的哲理,小事物中蕴含着大境界。

中间两句写景如画:"佛塔寒流上"是静景,佛塔矗立在清冷的河畔;"渔帆夕照间"是动景,渔船在落日余晖中穿行。这一静一动形成对比,却又和谐统一,共同构成空灵淡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何当脱尘鞅"表达想要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分石伴僧閒"则想象与僧人共享山间清闲的生活。一个"閒"字点明全诗主旨——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白描,传递出作者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本真的心境。诗中云水、佛塔、渔帆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淡泊的禅意,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