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所居三首 其二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
不知叠嶂重霞里,更有何人度石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临海所居三首 其二》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居住在临海时的情景和心境。

首先,诗人说“此去临溪不是遥”,意味着他家住的地方离溪水不远,走过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力气。这为后面的景色描写铺垫了地理位置的优势。

接着,“楼中望见赤城标”,诗人站在自家的楼上,看到了远处的赤城山。赤城山可能是当地的一座名胜,有着独特的风景。这里的“标”可以理解为标志或者特征,意味着赤城山是当地的一个显著标志,它的美景一览无余。

然后,“不知叠嶂重霞里”,诗人视线穿过赤城山,看到了重重山峦和云霞缭绕的景象。这里的“叠嶂”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峰,“重霞”则是形容山峰间缭绕的云雾像灿烂的云霞一样。诗人用这个词描绘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自然景色。

最后,“更有何人度石桥”,诗人想象或猜测在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中,是否还有其他人也像我一样在欣赏着美景,或许他们正走过某座石桥,与我在同一时刻共享这份美好。这里的“石桥”可能是连接山间的桥梁,也可能是通往某个景点的必经之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优美,通过描述地理位置、自然景色和想象情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简洁明了的词语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入浅出的魅力,让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中的精髓。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