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像一块被埋没的美玉,虽然暂时无人赏识,但依然坚守本心、等待机遇的故事。
前四句说:我就像一块藏在石头里的美玉,多年来坚持自我打磨,却没人懂我的执着。暂时收敛光芒不是因为有瑕疵,而是等待真正识货的人,时间再久也无妨。这里用"美玉"比喻才华,"待价"指等待被重用,说明诗人对自己价值的自信。
中间两句用两个典故:瑚琏(古代贵重祭器)比喻自己终将成为栋梁之才,麒麟(祥瑞神兽)表示自己甘愿为明君效力。这两个比喻透露出诗人既有远大抱负,又愿意为国尽忠的态度。
最后两句借"卞和献玉"的典故(春秋时卞和三次献玉,前两次都被当成骗子砍了脚,最终证明是绝世宝玉),表达自己像卞和一样,即使遭遇不公也绝不怨天尤人,依然怀抱真才实学等待机遇。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坚韧——诗人用玉的温润坚硬象征品格,用等待识货人来象征对理想的坚守。即使现实不如意,依然保持积极心态,这种在逆境中不失希望的精神,很容易引起怀才不遇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