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山人孔昭林太守登卿登狼山支云塔
古塔名支云,岁月卒未纪。
苍茫见孤标,直插青天里。
山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
四面刚风吹,白日不得止。
俯视飞鸟背,站站去如驶。
郡官破万缗,丹青焕如此。
秋光满扬州,旷然见千里。
雕甍触落日,丹槛吸溟澨。
脚下走鱼龙,眦前裂风雨。
吴楚几大邦,共此长江水。
阴气青濛濛,沧桑变无已。
回首问海若,登临复能几。
苍茫见孤标,直插青天里。
山海拥金莲,乾坤落天柱。
四面刚风吹,白日不得止。
俯视飞鸟背,站站去如驶。
郡官破万缗,丹青焕如此。
秋光满扬州,旷然见千里。
雕甍触落日,丹槛吸溟澨。
脚下走鱼龙,眦前裂风雨。
吴楚几大邦,共此长江水。
阴气青濛濛,沧桑变无已。
回首问海若,登临复能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孔昭林一同登上狼山支云塔的壮阔景象和内心感慨。全诗以雄浑的笔触展现高塔凌云的震撼画面,同时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开篇直接点出古塔名称,说明其年代久远不可考。接着用"直插青天"的夸张手法,突出塔势之高耸。塔身仿佛山海间的金莲、天地间的支柱,在狂风中巍然不动,连太阳都显得渺小——这些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塔的雄伟。
登高后的视野尤为精彩:飞鸟在脚下疾飞,扬州秋色尽收眼底。落日余晖洒在雕花屋檐上,栏杆仿佛要触及远海。脚下似有鱼龙游动,眼前风雨交加——这些虚实结合的描写,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
最后笔锋一转,由景入情。望着共饮长江水的吴楚大地,作者感叹天地间青蒙蒙的雾气象征着世事无常。结尾"登临复能几"的设问,透露出人生短暂、美景难再的惆怅。
全诗最妙处在于:既用"插青天""走鱼龙"等大胆想象让静态的塔活起来,又通过"沧桑变无已"的感慨赋予景物哲思。这种将雄奇景观与人生感悟融合的写法,让读者既能"看见"高塔的壮观,又能体会登高望远的复杂心境。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