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玉炉香袅笔毛濡,元旦诗骚鼓角摧。
十载未穿维翰砚,一壶得中步兵厨。
雪并残臈归刍狗,风引韶光到草庐。
翘首白云三千里,江公多似郭公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时节的文人生活,充满闲适自得又略带自嘲的意趣。

开篇"玉炉香袅笔毛濡"用香炉的轻烟和毛笔的湿润感,营造出书房温暖静谧的氛围。诗人正在写元旦诗,但"鼓角摧"三字暗示他其实被外界喧嚣打扰,难以静心创作。

"十载未穿维翰砚"用夸张手法说十年都没能把砚台磨穿,既表现砚台质量好,又暗含自己不够勤奋的自嘲。"一壶得中步兵厨"借用历史典故,表示能喝到好酒就心满意足,展现知足常乐的心态。

"雪并残臈归刍狗"用雪和腊月残余比喻时光流逝,像草扎的狗一样终将消散。"风引韶光到草庐"则笔锋一转,写春风吹入简陋住所,带来新的希望。这两句形成冬去春来的鲜明对比。

结尾"翘首白云三千里"突然将视野拉远,望着遥远天际的白云,暗含对自由的向往。最后用"江公多似郭公愚"的典故自比,表面说自己像古人一样愚笨,实则表达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书房小景、饮酒趣事、季节变换等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个文人超脱世俗的雅趣,在自嘲中透着智慧,在闲适中藏着深意。语言看似平淡,实则用典巧妙,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会其中幽默与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