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生活的美好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春日宴饮的欢乐场景突然停下,因为娇嫩的花朵经不起喧闹的惊扰。这里用"檀板停"和"花娇"的对比,既表现了热闹的气氛,又带出春天花朵的娇弱可爱。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春天的各种美好:温暖的阳光里黄莺啼鸣婉转动听,和煦的春风中蝴蝶轻盈飞舞;袅袅香烟在春日白昼慢慢飘散,蜘蛛丝在傍晚的晴空中随风飘荡。诗人通过"莺语滑"、"蝶身轻"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鸟鸣、看到蝶舞,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最后两句将镜头转向一户种着杨柳的人家,院里传来欢笑声和下棋声。这个结尾特别生活化,用寻常人家的快乐场景,让整首诗更加亲切动人,也展现了春天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春日vlog,从自然景物到人间烟火,捕捉了春天最动人的瞬间。诗人没有用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描绘所见所闻,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欢乐。
赵葵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