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曲水流觞口占(二零一一年绍兴兰亭作)

花逐流泉坐暮春,客来强作永和人。
可怜修竹觞吟处,天地无忧物事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绍兴兰亭暮春时节的一场雅集,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第一句"花逐流泉坐暮春"用动态画面开篇:花瓣随着溪水漂流,人们坐在春末的溪边。这里用"逐"字让落花与流水有了互动感,营造出轻盈灵动的春日氛围。

第二句"客来强作永和人"巧妙用典:现代游客试图模仿东晋永和年间(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时代)古人的风雅。一个"强"字透露出古今差异的幽默感,既写实又带些自嘲。

第三句"可怜修竹觞吟处"笔锋微转:诗人感叹当年文人雅士在竹林间饮酒吟诗的胜地。"可怜"二字暗含对传统文化消逝的惋惜,修竹与酒杯的组合充满文人雅趣。

最后"天地无忧物事新"升华主题:大自然始终保持着更新迭代的活力,与人类的怀古情绪形成对比。这句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暗含"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哲理。

全诗通过今人模仿古人雅集的场景,在古今对话中探讨永恒与变迁的主题。语言清新自然,用"流泉""修竹"等意象营造出清雅的意境,最后落脚到天地自然的永恒生机,给人以豁达之感。诗中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温情回望与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现代解析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