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进土志感 其二

献赋明光俱妙选,茫茫道岸几先登。三千正遘夔龙会,五百能无礼乐兴。

共羡宫花簪绿鬓,谁怜笥草续玄经。珍重恩荣何以报,科名应不愧王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后新科进士的荣耀与责任,核心围绕"功名与担当"展开。

前四句写科举盛况:新科进士们像古代才子献赋一样通过选拔,在求知道路上攀登高峰。正值朝廷需要贤才之时("夔龙会"指贤臣汇聚),这些精英自然要肩负起振兴礼乐教化的重任。用"三千""五百"这些数字烘托出人才济济的场面。

后四句转向个人思考:虽然人人都羡慕进士们头戴宫花的荣耀(古代进士要戴宫花游街),但谁关心他们未来要像汉代学者那样潜心著述("笥草续玄经"指整理典籍)?最后两句点题:真正的荣耀不在于功名本身,而在于要像宋代名臣王曾那样,用实际政绩来回报皇恩。

全诗亮点在于:既写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进士风光,又提醒读书人不要沉醉功名,要记住"为天地立心"的责任。这种荣耀与责任并重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意义——获得成就时,不应忘记背后的责任与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