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①

漠漠更离离,闲吟笑复悲。
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
阵阔围空垒,丛疏露断碑。
不堪残照外,牧笛隔烟吹(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景沂的作品,题为《草①》。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漠漠更离离”描述了草地广阔而稀疏,给人一种空旷、凄凉的感觉。这里的“离离”形容草地生长得非常茂盛,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这片草地变得荒凉。

接下来,“闲吟笑复悲”表达了诗人在这片荒凉的草地上,时而欢笑时而落泪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片草地的历史背景。六朝时期,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如今只剩下一片荒芜之地。这种历史的沧桑感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

“阵阔围空垒”,描述了曾经的战场现在只剩下空旷的堡垒,这些堡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

“丛疏露断碑”,则是通过描述草丛中的断碑,展现了历史的残破与消逝。这些断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让人不禁对过去的时光产生感慨。

最后,“不堪残照外,牧笛隔烟吹”以夕阳下的牧笛声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前面的荒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草地、历史的沧桑以及夕阳下的牧笛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释希昼

释希昼,剑南(今四川成都)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