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蒋德言昆仲三首
平生寡所谐,疎拙以自守。
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
我欲拘衰俗,每每制其肘。
仁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
再拜谢诲言,古人贵不苟。
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
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
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
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
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
我欲拘衰俗,每每制其肘。
仁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
再拜谢诲言,古人贵不苟。
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
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
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蒋德言昆仲(即蒋德言和他的兄弟)的三首诗之一。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首先,诗人说“平生寡所谐,疎拙以自守”,意思是诗人觉得自己平时很少与别人融洽相处,性格有些木讷,喜欢保持自己的本真。这里的“谐”是指和谐相处,“疎拙”是指不善于交际。
接着,“天钟凿枘性,人弃我独取”,诗人认为自己像古代的工匠一样,有着独特的才能,但这种才能却不被世人所认可。这里的“凿枘”是指古代工匠使用的工具,比喻自己的才能。
然后,“世道方荆榛,营利不绝口”,诗人感叹当时的社会风气不好,人们都热衷于追求名利。这里的“荆榛”是比喻乱糟糟的样子。
诗人接着说,“我欲拘衰俗,每每制其肘”,表示自己想改变这种风气,但总是受到阻碍。这里的“拘衰俗”是指约束恶劣的风气,“制其肘”是指受到限制。
接下来,“仁版谓假途,何用医国手”,诗人认为那些空谈仁义的人只是走过场,不能真正治理国家。这里的“仁版”是指空谈仁义的人,“假途”是指走过场,“医国手”是指治理国家的人。
诗人再拜谢诲言,表示对朋友的感激。这里的“诲言”是指教诲的话。
最后,“乘田与委吏,勤勤鲁中叟。吾心不可昧,岂问人知否。此意当与谁,寄我二三友。”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被世人误解,但内心依然坚定,愿意与几位知心朋友分享自己的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自己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诗人希望通过与知心朋友的交流,共同追求真理,改变社会风气。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魅力。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