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把贫瘠的土地变成肥沃良田的过程。
第一句"低田傍海仰依山"说的是农田的地理位置——地势低洼靠近大海,背靠着高山。这种地形其实很不利,因为"雨即横流旱即乾":一下雨就洪水泛滥,一干旱就土地干裂。
但农民们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想出了"时决时潴"的办法:该排水时就开渠放水,该蓄水时就筑坝储水。通过这样灵活调节水利,"能自力"靠自己的双手改造环境。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转成沃壤不为难"——把贫瘠之地变成肥沃良田并不是难事。这既是对农民智慧的赞美,也蕴含着"事在人为"的深刻哲理。
全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坚韧,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就像在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抱怨没有用,开动脑筋、付诸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熊克
建宁建阳人,字子复。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知诸暨县。尝以文献曾觌,觌白于孝宗,得为校书郎。屡有论奏,言防御金人之策,孝宗嘉其识体,除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后出知台州,奉祠卒,年七十三。生平博闻强记,尤熟宋朝典故。有《九朝通略》、《中兴小历》、《诸子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