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

门径萧然独自居,入无给侍出无车。
江湖故旧音尘绝,里巷游从酒盏疏。
豪举已抛三尺剑,神交惟有一床书。
吾兄折发家空谷,岁晚灯前最忆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居老人孤独而清贫的晚年生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怀念和对知交老友的思念。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现状:门前小路冷冷清清,独居生活既没有仆人伺候,出门也没有车马代步。这里用"萧然"形容门前的冷落,用"无给侍""无车"具体描写生活的清贫。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人生变化:过去江湖上的老朋友早已断了联系,街坊邻居也少有来往,酒局变得稀少。曾经豪情万丈手持宝剑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满床的书籍。这里"三尺剑"象征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一床书"代表晚年与书为伴的宁静。

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诗人特别想念住在深山空谷中的兄长,在年末寒冷的夜晚,灯下独坐时最思念的就是他。用"岁晚灯前"这个具体场景,把孤独感渲染得更加深刻。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独居老人的生活图景,通过对物质匮乏和精神孤独的描写,最终落脚在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繁华后的平静,以及岁月流逝中始终不变的兄弟情谊。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