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通过描绘潼川城外的众多寺庙和西上的飞亭,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首先,诗人提到“潼川绕郭多名寺”,意思是潼川城外有很多寺庙,这些寺庙都是诗人杜甫的诗句中提到的。这里的“少陵”是杜甫的别称,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敬仰之情。
接着,“西上飞亭更奇绝”,诗人描述了向西走去的飞亭非常独特和美丽。这里的“飞亭”可能指的是一种建筑或景观,它的高耸和飘逸给人一种轻盈飞跃的感觉。
最后,“水光山色两无穷”,诗人用“水光”和“山色”来形容自然景色,意思是水面和山峦的颜色美得让人无法尽收眼底,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潼川城外的寺庙、飞亭以及水光山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李焘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