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 其四

渊海渟濙物有芒,百年光影是文章。
读书不碍逊袁豹,作赋非因诎谢庄。
三极未形存象数,五声因器得宫商。
有生视息苍茫内,不是真瘖合激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孤独漫游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生命态度。

前两句用"渊海"比喻浩瀚的知识海洋,说世间万物都有其锋芒(独特价值),而人一生的光阴都用来创作文章(追求学问)。这里透露出作者对知识的敬畏和对写作的执着。

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的学术态度:读书时甘愿向袁豹这样的学者低头学习,写赋不是为了超越谢庄这样的名家。他认为在天地人"三极"未成形时,真理已存在于自然规律中;就像五种音调通过乐器才能表现出宫商韵律。这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学问本身,而非名利之争。

最后两句是全诗高潮:人生在世如同置身苍茫天地,只要不是真的哑巴(指还有表达能力和思想),就应该发出激昂的声音。这是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热切呼唤,鼓励人们要积极发声、有所作为。

全诗通过知识海洋、音乐韵律等生动比喻,将深刻的哲学思考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在孤独中坚持学术追求、在苍茫人世保持思想锋芒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明知世界浩大仍要发声"的勇气,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