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外交家曾纪泽的。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上联讲私人情谊:
作者以学生身份回忆曾纪泽的师恩,用"拜北平于马前"这个画面感很强的描写,展现自己当年恭敬求学的场景。最痛心的是曾家接连失去亲人(曾纪泽父亲曾国藩是著名大臣,其兄弟也早逝),"哭其父子兄弟"直接表达了这种家族悲剧带来的悲痛。
下联赞历史功绩:
用"海隅张国体"概括曾纪泽在外交上的贡献(他曾在新疆、俄国等地捍卫国家利益),"召长沙而鵩入"借用贾谊的典故(鵩鸟象征死亡),暗指曾纪泽像古代贤臣贾谊一样英年早逝。最后"博达忠勤"四字精准概括了逝者博学、通达、忠诚、勤勉的品质。
全联特点:
1. 既有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又有对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
2. 善用典故但不晦涩(如贾谊的故事)
3. 通过"马前求学"与"海隅外交"的对比,展现逝者文武双全的形象
4. 最后"能无惜此"的反问,强化了惋惜之情,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