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还行送杨莪蒿入都
杨子长征入蜀时,疏林落叶相扶持。杨柳楼头不忍望,归来未厌春风迟。
自古人歌蜀道难,壮士未老头胪寒。夜火山黑虎睛烁,朝槎瀑跌蛟风攒。
纡曲秦蜀多古路,兴亡苍苍横薄暮。霓云低哭玉环坟,霹雳不死青牛树。
五丁妄凿天钩连,粪金梦醒贪人悟。汉川城中有拜台,定军山下生蒿莱。
逐鹿鼎分今已矣,钓鳌恢网胡为哉。缚鸡小儿撑地轴,逝骓错莫拔山哀。
羽扇巾帼两不来,北风吹之成尘灰。太白雪霰飞鸟绝,锦江花草垂苔莓。
山川不可极,去日将复回。孤马玄黄,夕阳淡颓。生人到此,安能对之久徘徊。
自怜生理哀乐煎,与君且酌长鲸川。燕市珠美如花,劝君珍坠珊瑚鞭。
典貂裘,换麟脯。五侯门峻登龙苦,君行何处友钟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送别友人杨莪蒿入蜀为线索,通过描绘蜀地险峻风光和历史沧桑,表达了人生艰难的感慨和豁达的送别之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写送别场景:用"疏林落叶"的萧瑟景象烘托离愁,又以"春风迟"暗示友人旅途艰辛。这里用杨柳起兴,既点明时节,又暗含离别之意。
2. 中间大段描写蜀道之难:用"夜火山黑虎睛烁"等夸张比喻表现蜀地险恶环境;通过"五丁开山"等历史典故,展现蜀地厚重的历史底蕴;"汉川城""定军山"等地理标志,带出三国往事,暗示历史兴亡的无常。
3. 最后转为劝慰:用"孤马玄黄"象征人生艰难,但随即劝友人及时行乐,"典貂裘,换麟脯"等句充满豪迈之气。结尾"五侯门峻"暗含对功名的警醒,劝友人保持超然心态。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将眼前送别、蜀道险阻、历史风云巧妙融合
- 对比强烈:险峻山水与豁达心态形成反差
- 用典自然: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却不显晦涩
- 语言生动:"虎睛烁""蛟风攒"等描写极具画面感
核心思想:通过极写蜀道艰险和历史沧桑,最终落脚到对人生困境的超脱——既然前路艰难,不如把握当下,保持豁达。这种从具体景物上升到人生哲理的写法,正是古典送别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