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

诗昔甫白在,造化困刀尺。
我生几年后,浪自镌顽石。
对花虽把笔,好句恨莫得。
耒阳与采石,孤坟没荆棘。
几欲肉白骨,再插风雅翼。
海为一杯酒,地为一领席。
醉坐吟万物,语出埋霹雳。
乾坤髓可掬,鬼神泪可滴。
人生贵适意,身是天地客。
糟床不可乾,吟纸须强擘。
花落若解医,有金费千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对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才华难展的感慨,同时透露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对前辈诗人的追思 开篇提到李白、杜甫("甫白")这样的大诗人已经逝去,他们的才华像被"造化"(自然力量)用"刀尺"限制住了。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写诗就像在顽固的石头上雕刻般费力,面对鲜花也写不出好句子。

2. 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提到李白死在采石矶、杜甫死在耒阳,他们的孤坟都荒芜在荆棘中。诗人甚至想让他们复活("肉白骨"),重新振兴诗歌。这里用夸张的想象说要把大海当酒喝、大地当席子坐,醉后写诗能惊动天地("语出埋霹雳")。

3. 豁达的人生观 虽然觉得乾坤的精华可以捧取("髓可掬"),连鬼神都会感动落泪,但诗人最终看开了: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痛快("适意"),我们都是天地间的过客。酒喝干了就再酿,写不出诗也要硬写("吟纸须强擘")。

4. 结尾的巧妙转折 最后两句最有趣:如果说凋落的花能治病,诗人宁愿花千金买药。这其实是反话——他明知花落无法挽回,就像才华和生命终会消逝,但依然选择痛快饮酒作诗,活在当下。

全诗用大胆的比喻(把天地比作酒席)、夸张的想象(惊动鬼神)和幽默的自嘲("镌顽石"),把沉重的生死话题写得豪放不羁。核心思想是:承认人生短暂,但拒绝哀怨,要用创作和美酒来对抗虚无,活出恣意潇洒。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