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种菜、采菜、吃菜的过程,展现了朴素生活中的诗意和哲理。
前四句写种菜:雨后锄地种菜,新长出的菜苗青翠鲜嫩。虽然菜园不大,但足够采摘享用。这里用"美且艳"形容蔬菜,把平凡的农活写得充满生机。
中间四句写做菜:刚摘的菜装满筐篮,用盐和醋简单调味。诗人说人总爱吃山珍海味,但蔬菜的清淡反而能调理口味。这里用"针砭"比喻蔬菜能矫正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很形象。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如果把这种种菜的满足感放大,会发现天地间处处都有这样圆满的境界。诗人从小小的菜园联想到广阔天地,说明知足常乐的心态能让任何环境都变得美好。
全诗妙在把日常农事写得清新脱俗,通过种菜这件小事,表达了"知足即是富足"的生活智慧。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就像蔬菜本身一样清淡但回味悠长。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