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尾声 其五》,从题目来看,应该是某作品或歌曲中的结尾部分。内容围绕着一艘船和它周围的景象展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兰舟定把芦花过”:这句诗描述的是一叶船儿轻轻经过芦苇丛的场景。兰舟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代表精美的船只。芦花指的是芦苇开出的花,这句诗表达了宁静、和谐的画面感,让人想象到一片宁静的水面上,船缓缓划过芦苇丛的情景。
2. “橹声省可里高声和”:这句中的“橹声”指的是船橹划水的声音。“省可”可以理解为轻柔地、悄悄地,“里高声和”则可能表示船上的人为了不惊扰周围的生物而尽量轻声交流或唱歌。整体给人一种宁静、谨慎的感觉,似乎船上的人们不想打破周围的宁静和和谐。
3. “恐惊散宿鸳鸯”:这句诗表达了船上的人担心自己的行动可能会打扰到正在休息的鸳鸯。“宿鸳鸯”指的是正在水中或岸边休息的鸳鸯情侣。这里的“恐惊散”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谐共处、不打扰生态平衡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
4. “两分飞也似我”:这句诗似乎表达了船上人的情感状态或者心境。“两分飞”可以理解为分离、分散的状态,与前面的和谐景象形成对比。也许是船上的人面临某种离别或失落的心情,感觉自己与美好的自然景象格格不入,心情低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船经过芦苇丛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不打扰生态平衡的尊重和保护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船上人的某种情感状态或心境的起伏变化。它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的内心情感。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