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对月①

海阔偏宜月,天南不觉秋。
自怜家尚在,甘与梦同游。
香瘴潜浮桂(桂树满山,人触香则病,亦瘴也),狂潮欲上楼。
一杯乡国酒(沽酒不可饮,海船多载惠泉),休为看花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中秋夜面对月亮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身处异乡的无奈。

首联“海阔偏宜月,天南不觉秋”写景:广阔的海面最适合赏月,但身处南方,却感受不到秋天的凉意。这里暗含对比——虽然月色很美,但气候不同,暗示诗人对北方家乡的怀念。

颔联“自怜家尚在,甘与梦同游”转入抒情:诗人感慨家乡还在远方,只能借着梦境回去看看。“甘与梦同游”表达了一种无奈,现实回不去,只能在梦里寻找慰藉。

颈联“香瘴潜浮桂,狂潮欲上楼”继续写环境:桂花的香气弥漫,却带着瘴气(南方湿热易致病的气候);汹涌的海潮仿佛要冲上楼来。这两句既写实景,又暗喻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漂泊感。

尾联“一杯乡国酒,休为看花留”是诗人的自我劝解:喝一杯家乡的酒,别只顾着赏花(指眼前的美景)而忘了归乡。这里“乡国酒”可能是从家乡带来的,或者象征对故土的思念,诗人提醒自己不要沉迷异乡风景,要记住回家的心。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比南北气候、现实与梦境、美景与乡愁,表达了游子在中秋夜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深远,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