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读书山怀元遗山先生四首 其三

性正气亦正,跌荡雄幽并。声名世耳食,知己惟一兄。

四十五年闲,毁誉何轰轰。习俗安污流,所葆遂不贞。

锱铢较利害,俯仰随重轻。所以贵壁立,君子岂好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正直君子在世俗中坚守自我的故事,可以分成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说主人公性格刚正,像太行山一样巍然挺立。他的名声虽然被世人谈论,但真正懂他的只有一位知己("一兄")。这里用"耳食"形容世人像用耳朵吃饭一样盲目跟风评价别人,很形象。

第二层(中间六句)展现社会现实:四十五年来毁誉交加像打雷一样吵闹。社会风气像污水横流,让人的操守难以保持纯洁。人们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用"锱铢"(古代最小货币单位)比喻微小利益,"俯仰"形容趋炎附势的姿态,很生动。

第三层(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真正的君子要像墙壁般直立不阿,这种坚持不是为了争强好胜。这里的"壁立"既是比喻也是宣言,传递出超越时代的价值观——在浑浊世道中,保持直立姿态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全诗用对比手法,一边是主人公的"壁立"形象,一边是世俗的"污流",通过这种反差凸显坚守品格的可贵。就像现代社会中,当多数人随波逐流时,那些保持独立思考的人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