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叔问诸人以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余得橘美字韵一首
三闾老沈湘,嘉颂谁为美。白华发幽馨,春色荐甘醴。
金衣光出怀,缥实酸裂齿。岂无三百苞,未见十二子。
缅怀商山翁,善幻亦徒耳。壶中何足道,千刹一毫比。
我今老而穷,饘粥思乞米。恨无千头奴,杼柚供万指。
慇勤祝移根,勿作江北枳。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橘子为主题,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开头用屈原(三闾大夫)投江的典故,暗示美好事物常被埋没。接着用"白华"(洁白花朵)散发幽香比喻橘子的清雅气质,"春色荐甘醴"形容橘子像春天酿造的甜酒般美好。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橘子:金黄色的果皮闪闪发亮(金衣),剥开后果肉酸甜可口(缥实酸裂齿)。诗人感叹虽然见过很多橘子(三百苞),但没见过真正完美的(十二子)。这里用商山四皓的典故,说即使像他们那样的隐士高人,种橘子的本领也不过如此。
后段转入现实困境:诗人说自己年老贫穷,连粥都喝不上(饘粥思乞米),幻想能有千棵橘树(千头奴)来维持生计。最后恳切希望橘树移植后不要变成酸涩的枳子,暗喻自己不愿随波逐流、改变高尚品格的决心。
全诗通过咏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在贫困中坚守节操的精神。语言生动形象,用典自然贴切,酸甜的橘子成为诗人人生况味的绝妙象征。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