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

山形郁长虬,掉尾趋平川。
回峰耸赑屃,广殿凌云巅。
登临望八极,天盖垂空元。
鸿濛一气乱,鬼物半涂颠。
天风河汉响,户牖斗柄悬。
黄图昔散漫,赤伏竟沮迁。
凄凉霸气歇,徙倚平台骞。
山川宛如昔,独为骚人妍。
江声战九地,幽愤为谁湔。
晴雷殷列缺,电火搜蜿蜒。
矞皇故代物,猛炽随飞烟。
僧繇六花佛,生面行差肩。
铢衣类帝网,肉髻浮青莲。
巍峨开元帝,玉座犹高悬。
奋迅陆子画,青■(犭兕)戏芝田。
萧梁遗巨镬,仿佛像奸镌。
赞皇艺两柏,郁屈蛟龙缠。
空焚荡灰劫,涕视悲人天。
铿铿斧斤初,千柱欻修椽。
苍头封草树,佳气封云泉。
孤标危塔涌,迥佛层阴坚。
溟翻塔影倒,天转磨蚁旋。
咨嗟一弹指,悲悟三生缘。
有生甚脆弱,膏火消烦煎。
喟彼昔夸夺,修罗搆戈鋋。
吾将声洪钟,须弥叫金仙(清刘会恩《曲阿诗综》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北固山》描绘了镇江名胜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沧桑和人生感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奇幻的山水画卷
开篇用"长虬(巨龙)""赑屃(巨龟)"等神话形象描写山势,仿佛整座山是活的神兽。登上山顶后,诗人看到天空像倒扣的盖子,云雾混沌如同开天辟地时的场景,连北斗星都近得好像挂在窗前。雷电交加时,闪电像在搜寻山间隐藏的龙蛇,充满动感与奇幻色彩。

2. 历史的叹息
诗中暗藏多个历史典故:
- "黄图"指三国孙权在此建都的野心,"赤伏"暗示刘秀复兴汉室,但最终都成泡影
- "开元帝玉座"让人联想唐玄宗盛世的消逝
- "萧梁巨镬"指南朝梁武帝在此铸造的大铁锅,如今只剩残迹
这些都在说:再辉煌的霸业,最终都敌不过时间,只剩山川依旧。

3. 人生的顿悟
后段出现"佛塔""金仙"等佛教意象,诗人看着塔影随江波摇晃,突然感悟:
- 人生像风中烛火般脆弱
- 世人争夺名利,如同神话中修罗族的永恒战争
- 唯有钟声(象征佛法)能让人超脱,就像传说中须弥山上的金仙般永恒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它把险峻的山景、消失的王朝、渺小的人生三者交织在一起。当我们跟着诗人的视角从山顶俯瞰时,既能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会为历史的无情而唏嘘,最终获得一种看淡得失的豁达——这正是中国山水诗"借景悟道"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