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厌于奔赴乐闲居,湖海交游仕阔疎。
燕去又为千里客,雁来谁寄一行书。
青山对面如相识,白发无情亦懒梳。
屋外有园三数亩,春风尽可学耕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奔波、享受闲适生活的隐士形象,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哲理。

开头两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社交的厌倦——他不再喜欢四处奔波应酬,连以前结交的官场朋友也渐渐疏远了。"燕去雁来"的比喻很生动:燕子像远行的游子一样离开,大雁飞来时却无人指来书信,暗示人情淡薄、孤独无依的状态。

五六句用拟人手法写景:对面的青山像老友一样熟悉,而自己的白发却懒得打理。这种对比既展现了与自然的亲近,又透露出一丝对衰老的淡然。最后两句最有生活气息:屋外有几亩小园,春风里正好学学种地——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田园画面。

全诗妙在把"闲居"这个抽象概念具象化:疏远社交是闲,不梳白发是闲,种地除草也是闲。这种闲不是懒惰,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透着对自由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读起来就像听一位过来人娓娓道来:热闹场中终是客,不如锄地看青山。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