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信中韵

万古溪流去不回,舂撞涧谷石门开。
寻源不必武陵客,过眼惊看滟滪堆。
寒碧照人无底宝,铿轰殷地半空雷。
结茅安得从僧住,自把锄耰辟草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充满野趣的山水画卷,同时透露出诗人向往隐居生活的心境。

前四句写溪流的力量:溪水从古至今奔流不息,冲刷着山谷,连坚硬的石门都被冲开。这里不需要像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渔人那样刻意寻找桃花源,眼前突然出现的滟滪堆(长江三峡中的著名险滩)就足够让人震撼。诗人用"万古"强调自然永恒的力量,用"舂撞"这个动作感极强的词表现溪水的冲击力。

中间四句继续描写景色:溪水像一块寒光闪闪的宝石,清澈得仿佛没有底;水流冲击的声音像半空中的雷鸣,震得大地都在颤动。这里用"寒碧"形容溪水的清冷透亮,"铿轰"模拟水流撞击的巨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抒发情感:诗人想在这里盖间茅屋跟随僧人修行,亲自开荒种地,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结茅""锄耰"这些词展现了简朴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既有溪流冲击的磅礴气势,又有寒潭照人的静谧之美,最后落脚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诗人善于用声音(雷声)、色彩(寒碧)、动作(舂撞)等多角度描写,让自然景观充满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