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厅宴集之明日乡先生复为置酒重述口号

去年此日宴琼林,雨露光华映古今。
称庆谬承宾礼重,徼荣弥觉主恩深。
少须天诏从容至,坐看宫花取次簪。
千载斯文寄来哲,可应外物累初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参加官府宴会后的感慨,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第一句"去年今天在豪华宴会上",作者回忆去年此时也在类似场合赴宴。"雨露光华"比喻皇恩浩荡,像阳光雨露一样滋养万物,这种恩泽从古至今都在延续。

三四句是客套话,说自己不配受到这么隆重的宾客礼遇,越是得到荣耀越觉得皇恩深厚。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文人面对上级时的谦卑姿态。

五六句写等待皇帝诏书时的悠闲状态,坐着看官员们依次佩戴宫花(古代官员的荣誉象征)。描绘了一幅官场日常画面,透露出对仕途的期待。

最后两句是重点:千年的文化传统要托付给后来的贤者,怎么能让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动摇自己最初的理想呢?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面写宴会,实则表达"不忘初心"的文人操守。

全诗妙在把官场应酬写得清新脱俗,最后回归到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就像现代人参加公司年会后,提醒自己不要被职场浮华迷失了本心,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怀正是诗歌魅力所在。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