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其二
忆昔离家初,招摇正东向。
蹉跎遂及兹,五见络纬唱。
别时送我人,近闻半凋丧。
想见故山中,累累郁相望。
而我在风尘,焉得长少壮。
感此泪如雨,中宵发凄怆。
夜阑新露重,凉月渐东上。
虽蹉岁华晚,稍觉天宇旷。
会当理归榜,安能事依傍。
浊醪幸可饮,到口君莫放。
蹉跎遂及兹,五见络纬唱。
别时送我人,近闻半凋丧。
想见故山中,累累郁相望。
而我在风尘,焉得长少壮。
感此泪如雨,中宵发凄怆。
夜阑新露重,凉月渐东上。
虽蹉岁华晚,稍觉天宇旷。
会当理归榜,安能事依傍。
浊醪幸可饮,到口君莫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离家多年的人,在秋天深夜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前半部分(前八句):
诗人回忆五年前离家时,正是北斗星指向东方的初秋。如今五年过去,又听到纺织娘(络纬)的秋鸣。当年送别的亲友,听说已有一半离世。想到故乡山上的坟茔应该越来越多,而自己漂泊在外,青春也在消逝,忍不住半夜痛哭。
中间部分("夜阑新露重"起四句):
夜深露重时,月亮慢慢升起。虽然感叹岁月流逝,但望着开阔的夜空,心情稍微平静了些。这里用清凉的夜景描写,暗示情绪从悲痛转向沉思。
最后四句:
诗人下定决心要整理行装回乡,不再依附他人生活。最后两句突然转为对朋友的叮嘱:有浊酒就痛快喝吧,别放下酒杯——这既是对朋友的劝慰,也是对自己要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的提醒。
全诗亮点:
1. 时间感强烈:用"北斗星方位变化"和"纺织娘叫声"巧妙表现五年时光
2. 情感真实:从痛哭到平静再到豁达,展现完整的情绪转变
3. 结尾反转:在沉重的思乡主题后,突然用饮酒作结,显得洒脱
4. 画面生动:坟茔、夜露、凉月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秋夜的寂寥氛围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中年乡愁"的诗,既有对逝去亲人的哀伤,也有对岁月流逝的焦虑,最终在星空下获得某种释然,决定把握当下、回归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