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梦中仙境:作者梦见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那里有海边的山景,景色优美却不知该向谁借来("赊"在这里是借用之意)。这里用"接两涯"形容仙境广阔,用"向谁赊"的疑问表达对美景的珍视。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仙境美景:红色的云霞映照着千年古树,碧绿的山涧边开满绵延十里的鲜花。在云端能听到有人吹奏楚地的竹笛,在洞中仙人用胡麻招待客人。这些描写充满想象力,"丹霞"、"碧涧"形成鲜明色彩对比,"千年树"、"十里花"展现时空的壮阔。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梦醒后接到朝廷诏书,才恍惚想起自己在台南的住处。这里"尧天"代指圣明的朝廷,"忽捧"二字凸显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反差。通过这个转折,表达了作者虽然向往逍遥自在的仙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复杂心情。
全诗用绚丽的梦境反衬现实的平淡,通过"梦-醒"的结构,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仕途羁绊的矛盾心理。语言生动形象,色彩明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奇幻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