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淳安县(今浙江淳安)的民风淳朴和道德风尚。作者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展现了当地百姓的善良和重情义。
前两句"我爱淳安好,能知义命方"直接表达了对淳安这个地方的喜爱,称赞这里的人懂得道义和本分。
中间四句用三个典型事例说明:
1. "育遗存后裔":收养孤儿,延续他人香火
2. "刳腹奉高堂":割自己的肉来奉养长辈(古代孝道的极端表现)
3. "隐节推承诏,儒官教有庠":隐士推辞朝廷征召保持节操,儒学教育在这里很受重视
最后两句"胡为得祠奉,退省更徊徨"是作者的感慨:为什么这里的人能得到立祠供奉的荣誉?反思自己反而感到惭愧犹豫。
全诗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一个重视孝道、教育、节操的地方风貌,最后用对比手法,反衬出淳安民风的高尚。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