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帘·有赠

少年情绪芳春景。
映红粉、万树名花无影。
多少水红衫,煖酒还煎茗。
散尽笙歌田水在,想顽福、天加非幸。
何幸。
得日闭柴扉,万端冰冷。
几处院落楼台,恁排场许阔,画成非饼。
为汝脱牢笼,凭任情游骋。
骆马樊姬终竟去,那得不、头低心肯。
争肯。
更别抱琵琶,仍作浮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从年少轻狂到看透世事的心理转变过程,充满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上片以"少年情绪"开篇,用"芳春景""红粉万树"等明媚意象,展现青春时期的浪漫与热烈。但"无影"二字暗示这种美好是虚幻的。接着"水红衫""煖酒煎茗"继续铺陈少年纵情声色的生活,直到"笙歌散尽",只剩下"田水"(喻指平凡现实),才意识到曾经的享乐不过是"顽福"(侥幸得来的福分)。最后"万端冰冷"道出繁华过后的清醒与孤独。

下片转向对世俗的批判。"院落楼台"看似气派,实则是"画饼"般的虚妄。词人庆幸自己"脱牢笼",获得精神自由。"骆马樊姬"(借指富贵生活)终将离去,让人不得不低头认命。结尾"别抱琵琶"的拒绝,表明不愿再做随波逐流的"浮梗"(漂浮的草茎),展现了坚守自我的决心。

全词通过强烈对比: - 少年狂欢 vs 中年清醒 - 表面繁华 vs 内在空虚 - 世俗束缚 vs 精神自由 传递出"看透浮华,坚守本心"的核心思想。语言上善用比喻(如"画成非饼"讽刺虚假繁荣),节奏张弛有度,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完成了一个从迷失到觉悟的心灵旅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