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赠化城寺僧谦隐五首 其五

献赋当年说长卿,至今名重锦官城。
我生谩负三迁教,事业都无寸可旌。
画舫当春行震笠,白云终日望湘衡。
何时得似禅林客,襟宇澄澄万境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叫谦隐的僧人的赠诗,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反思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

前四句是作者的自嘲:第一句用司马相如(长卿)的典故,说当年他靠写赋成名,至今在成都(锦官城)都很有名。但对比自己,作者说自己虽然从小接受儒家"孟母三迁"式的严格教育,却一事无成,没什么值得表彰的成就。这里透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怀疑。

后四句转向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坐着小船在春雨中出行,整天遥望湘江衡山(暗示隐逸生活)。最后直接表达羡慕——什么时候能像禅林中的僧人那样,内心澄澈,看透世间万象?"襟宇澄澄万境明"这个比喻特别美,把心胸比作明镜,能照见万物本真。

全诗用对比手法,前半写世俗追求的虚无,后半写禅修境界的清明,在自嘲中流露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