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僧舍的静谧景象,充满禅意和孤寂感。
前两句"月午天霜破衲寒,梵音萧飒度林端"写景:半夜的月光下,寒霜让僧袍更显单薄,诵经声穿过树林传来。"破衲"点明僧人身份,"梵音"营造宗教氛围,月光、寒霜、诵经声共同构成清冷意境。
后两句"经残香烬秋寥泬,时有风枝语夜阑"转入抒情:诵经结束香已燃尽,秋夜更显空寂,只有风吹树枝的声音陪伴长夜。"经残香烬"暗示时间流逝,"风枝语"用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也有了灵性。
全诗通过月光、霜寒、诵经声、香火、风声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佛门净地。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僧人清修生活的孤寂与超脱,以及秋夜的宁静之美。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体现了"以景写情"的高超技巧。
许相卿
(1479—?)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落职闲住,遂废。夏言秉政后,招之,谢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