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遂初修撰

近闻退直自承明,忽报扬镳出凤城。
未老已嫌金带重,暂归不著绣衣行。
故人尚作瀛州客,岁晚无忘魏阙情。
临别赠言聊复尔,谁能持酒劝公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刘遂初辞官回乡,诗人送别时的感慨。

前两句说最近听说你下班后从皇宫出来,突然就传来你骑马离开京城的消息——用"退直""承明""凤城"这些皇宫的代称,暗示朋友身份高贵,是朝廷重臣。

三四句很有意思:年纪还不大就觉得官服的金腰带太重(暗指官场压力大),这次暂时回乡连官服都不穿了——通过"金带重""不著绣衣"这些细节,生动展现朋友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的心情。

五六句转到诗人自己:你的老朋友们还在翰林院当官("瀛州客"指翰林学士),但年底总会想起朝廷("魏阙"代指朝廷)。这里用对比手法,一边是朋友潇洒离去,一边是同僚们仍牵挂仕途。

最后两句很暖心:临别时想说点啥又觉得多余,但谁还能像王戎(字公荣,这里用典故代指知心朋友)那样陪你喝酒聊天呢?用喝酒的日常场景,道出真挚的友情。

全诗妙在把官场疲惫、人生选择、朋友情谊都融入送别场景,没有大道理,只是通过"金腰带太重""不穿官服""喝酒聊天"这些生活化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原来古代官员也会为工作压力烦恼,真正的友情就是理解对方的选择。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