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乌云屯了白云屯,云敛棱层四面分。
平实崄巇都坐断,且无花雨落纷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通过对云层和山势的描写,展现了方岩山的雄伟和神秘。

首句“乌云屯了白云屯”,生动地描绘了乌云压城,又有一层白云覆盖的画面。这句诗使用了“屯”这个字,形象地表现了云层的密集和厚重,仿佛乌云和白云都聚集在一起,给人一种压抑感。

次句“云敛棱层四面分”,描述了云层渐渐散开,露出山峰棱角分明的景象。这里的“云敛”意味着云层开始消散,露出山峰的轮廓。通过“棱层”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出山峰的尖锐和陡峭。

第三句“平实崄巇都坐断”,进一步描述了山势的复杂多变。这里,“平实”指的是较为平缓的山地,“崄巇”则形容崎岖不平、险峻难行的山地。整句的意思是,无论是平缓的还是险峻的山地,都被这崇山峻岭所包围,无法逃脱。

最后一句“且无花雨落纷纷”,则描述了山间没有落花如雨的景象。这句话既是对前文山势的呼应,也暗示了这是一片静谧而少有生命的环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云层和山势的描绘,展现了方岩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它不仅勾勒出山的轮廓,还传达了一种静默、雄伟而又略带神秘感的意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