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谣题偶武孟江雨轩
白龙祠前江水绿,江上何人吹紫竹。江妃清怨不能降,散作浮云满江曲。
浮云忽变江雨来,乱撒骊珠三万斛。天昏地黑若混沌,铁马交驰龙战陆。
初疑巴陵走急湍,复讶匡庐泻飞瀑。鲛人停机那敢织,冯夷扬波自起伏。
须臾静听寂无声,袅袅如丝成霢霂。长虹直截东海边,夕阳照向江头屋。
满村父老起歌谣,䆉稏今年秋雨足。幽人开轩举醽醁,正爱晚来凉气肃。
我今下榻轩中宿,几时更剪西窗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江上骤雨从酝酿到平息的全过程,充满奇幻色彩和人间烟火气。
开篇用神话拉开序幕:白龙祠前的江面突然传来神秘紫竹笛声,连水中女神都被笛声感染,将清愁化作漫天浮云。这里用"江妃散云"的想象,把自然现象写得像神话剧般生动。
雨势来临的描写极具冲击力:三万斛珍珠般的雨点倾泻而下,天地瞬间混沌如盘古开天前的世界。诗人用"铁马奔驰""巨龙搏斗"比喻雷雨交加,又联想到岳阳的急流、庐山的飞瀑,甚至海底鲛人都吓得停下织布机。这些夸张比喻让暴雨有了史诗般的壮阔。
雨过天晴的转折很巧妙:喧嚣突然化作细柔雨丝,长虹跨过江面直抵东海,夕阳把江边小屋染成金色。最动人的是村民们的反应——他们高兴地唱着歌谣庆祝秋雨滋润稻田,而诗人则在窗边斟酒乘凉,享受雨后的清新。
结尾"剪西窗烛"的典故用得自然,既暗示与友人夜话的期待,又给这场雨景增添了温馨的人情味。全诗就像部微型自然纪录片,从神话到现实,从狂暴到宁静,最后落在丰收的喜悦上,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天人合一"的独特美感。
陆仁
元河南人,寓居昆山,字良贵,号樵雪生,又号乾乾居士。沈静简默,明经好古。工诗文,善书。馆阁诸公推重之,称为陆河南。有《乾乾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