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梅塘寄怀家姊

紞如津鼓歇,舣舟泊村岸。野犬声渐微,荒鸡夜过半。

霜华压篷背,冷露汀草漫。居人方梦酣,行子已戒旦。

晓风袱被寒,戢戢听解缆。其时月未堕,斗柄光犹烂。

菰芦响萧瑟,秋虫续发断。时危互戒惧,夷险路难判。

篙师贪程发,吾心忧丧乱。扬舲过浦溆,渐见东方灿。

晨光暧熹微,晞发宿雾散。谁念去乡国,吁嗟违亲串。

眷言同怀人,云中君不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夜半启程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着孤独与忧思。

开头写夜半停船靠岸的场景:更鼓声停了,船停在村边,狗叫声渐渐消失,荒鸡啼叫已是后半夜。霜露打湿船篷和岸草,村民还在熟睡,旅人却已准备出发。这里用"戒旦"(戒备战天亮)暗示旅途的艰辛。

接着写启程时的景象:晓风寒冷,听到解缆绳的声响。月亮未落,北斗星还亮着,芦苇丛沙沙作响,秋虫断断续续鸣叫。这些细腻的听觉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凌晨的寂静与寒意。

中间部分道出旅人心事:时局动荡让人提心吊胆,前路难测。船夫急着赶路,诗人却忧心丧乱。这里"贪程发"与"忧丧乱"形成对比,凸显诗人的家国情怀。

天亮后的描写充满画面感:船过水湾,东方渐亮,晨光微露,雾气消散。但诗人无心欣赏,反而感叹:谁理解我离乡背井的苦楚?想念亲人却不得见,特别是那位"同怀人"(指家姊),就像隐没在云中的仙子,可望不可即。

全诗以时间顺序展开,从深夜到黎明,从景物到心情,既展现了秋夜行旅的凄清,又表达了乱世离人的忧思。最动人的是结尾对姐姐的思念,让整首诗的羁旅愁绪有了具体的寄托。诗人用"云中君不见"这个意象,把对亲人的牵挂写得既含蓄又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