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天限长江,云扰中原,一局持棋势。汉将谁。盍为扫清之。彼伎犹、黔驴而止。客亦知。何材不生斯世。丁宁屡费君王旨。向马首论诗,灯前观剑,岂无差强人意。幸崆峒麦熟且休师。又焉用陈琳檄书飞。一笛楼头,万柳营间,从容麾帜。
噫。代有戎夷。时贤患乏经纶志。紫岩公一出,敌当惊见花字。谩被发忧邻,汗颜笑斫,客邪终岂婴元气。待拜表笺天,移文问隐,老夫行且归矣。怕胡雏穴隙尚相窥。有淝水儿曹举兵麾。看中兴、隽烈堪继。随世样多能底。卿自为卿计。不妨老子,婆娑矍铄,从渠屦盈户外。何须岘万勒丰碑。有天知、方寸余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长江天险和动荡的中原局势开篇,用下棋比喻战局,暗示国家正处于关键博弈中。作者质问:汉家将领何在?为何不扫清敌人?讽刺敌人就像黔驴技穷,虚张声势。

接着词人自问自答:这时代难道没有人才吗?君王再三叮嘱将领,他们在马前谈诗、灯下看剑,勉强还算过得去。幸好崆峒山粮食丰收可以暂缓战事,何必像陈琳那样急着发檄文。你看那城楼上的笛声、军营间的柳树,将领们从容指挥的样子。

下阕转为感叹:每个时代都有外族入侵,但当今缺乏有雄才大略的人。直到紫岩公(可能指某位贤臣)出现,敌人才惊觉中原仍有能人。有些人忧国忧民到披头散发,但作者认为这些担忧伤不了国家元气。他表示自己准备上书请辞归隐,但又担心敌人会趁机偷袭。最后以淝水之战比喻,相信会有英雄继承中兴大业。

结尾处词人洒脱地说:你们各自打算吧,我这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不在乎门外有多少人求见。何必像羊祜那样立碑记功?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够了。

全词在豪放中带着忧患意识,既有对时局的批评,又有老当益壮的豪情,最后回归到但求问心无愧的洒脱,展现了南宋文人面对外患时复杂的心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