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京师留别》,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离别时的心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
1. 宦游无绪厌尘氛:意思是长期在外做官(宦游)感到心情烦闷,对官场上的种种纷扰(尘氛)感到厌倦。这里“宦游”指的是在外做官的生活,“无绪”形容心情烦闷,“厌尘氛”指对官场环境的厌倦。
2. 夜夜家山梦白云:这里表达的是诗人每晚都会梦见家乡的山水美景,特别是家乡的白云。在诗中,“家山”指的是故乡的山川,“梦白云”则象征着对家乡美景和宁静的向往。
3. 来日潞河理归棹:诗人说,未来他将动身回家,准备乘船(归棹)沿着潞河(一条河流,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地区)返回故乡。这里的“理归棹”意味着准备回家,“潞河”指的是诗人即将启程回家的一条河流。
4. 月明知我倍思君:最后一句中,“月明”指的是皎洁的月光,诗人说皎洁的月光仿佛理解了他内心的思乡之情,甚至更加思念他的朋友或亲人。这里的“倍思君”表达了诗人对亲近之人或事物的深切思念之情。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也有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同时,诗人对未来的归家之路充满了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描绘了一幅离别时内心世界的画面。
文森
文森(1462-1525),诗人进士,字宗严,南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庆云、郓城二县县令、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1515),进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病未赴任。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奏准致仕,嘉靖四年(1525)卒于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