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载入蜀

昔年君去西川时,白头慈母纫征衣。
衣成五彩相陆离,出门意气生光辉。
扁舟溯尽瞿塘险,料想一险一度思庭闱。
白头慈母中夜叹,严父寄书令子归。
归来复向西川去,相看又作明年期。
人生倏忽百年内,春叶青青秋已稀。
辞亲掩卷怀李密,酒酣击筑思渐离。
丈夫孝子俱可怜,明年与君重相违。
君行慷慨当恐惧,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父母许尔行勿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朋友要去四川(西川)的故事,充满了亲情牵挂和人生感慨。

开头说朋友上次去四川时,白发老母亲熬夜为他缝制彩色的衣服,衣服光彩夺目,他穿着出门时意气风发。这里用"五彩陆离"的衣服暗喻母亲的爱,虽然远行危险(瞿塘峡是长江险滩),但每遇险境就会想家。

接着画面转到家中:老母亲深夜叹息,父亲写信催他回家。可团聚后又要启程,再见又是明年。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如树叶,春天还茂盛,秋天就凋零了。这里用"春叶秋稀"的比喻,暗示父母年迈、见一面少一面的现实。

中间提到两个历史人物:李密(辞官养祖母的孝子)和高渐离(为友击筑的义士),说忠孝两全很难。最后叮嘱朋友:远行要记得父母年迈("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但只要父母同意,就该勇敢前行。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双向牵挂"的描写:游子遇险想家,父母在家盼儿,道尽了中国式亲情的深厚与无奈。最后"父母许尔行勿疑"的点睛之笔,既尊重子女追求,又强调父母理解的重要,比单纯说孝道更有温度。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