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近时乐府 其一

天宝龟兹贵尚年,哇淫靡靡到今传。
寻思溱洧桑中调,几许不如周颂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批评了当时流行的音乐风气,拿古代经典音乐做对比,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推崇。

前两句说唐朝天宝年间流行的龟兹(西域)音乐虽然当时很受追捧,但这些浮华艳俗的曲调一直流传到现在。这里"哇淫靡靡"形容音乐过分柔媚轻浮,就像我们现在说某些流行歌曲"口水歌"一样。

后两句用《诗经》作对比:溱洧(郑国民歌)和桑中(卫国民歌)虽然也是民间情歌,但比起当下这些俗曲还算含蓄;而《周颂》这样庄重的庙堂乐章,更是远远胜过当下这些靡靡之音。诗人其实是在说:现在的流行音乐越来越低俗,连古代的情歌都比不上,更别说那些真正高雅的经典了。

全诗用古今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核心思想是呼吁回归典雅正统的艺术风格。这种对流行文化的批评态度,其实和现在很多人批评"神曲""网红歌"缺乏内涵是相似的,展现了传统文化人对艺术标准的坚持。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