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刘使君
于门为国产英贤,淮海锺灵五百年。
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
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
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
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
田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
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
香火祝公三入后,却来平地作飞仙。
松竹千寻森气节,江湖万顷渺情田。
白头未握封侯印,皂盖犹分刺史天。
俗变农桑皆犊佩,家传恺悌只蒲鞭。
敛容不动吏曹畏,清坐无言上意宣。
田野欢声丰岁里,西山爽气寿杯前。
篱边陶菊千苞折,阶下尧蓂一叶鲜。
香火祝公三入后,却来平地作飞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姓刘的地方官员(刘使君)的贺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赞美他的品德、政绩和百姓对他的爱戴。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出身不凡 开头说刘家世代出人才,就像淮海地区孕育了五百年的灵气。用"松竹"比喻他品格正直,用"江湖"形容他心胸宽广。
2. 为官清廉 说他头发都白了还没当上大官(封侯),但做刺史依然勤政爱民。用"蒲鞭"典故(古代清官用蒲草做鞭子,表示刑罚宽厚)说他治理有方,使当地民风淳朴,连农民都变得文雅(犊佩指小牛佩戴饰物,形容教化成功)。
3. 治理有方 描写他严肃时官吏敬畏,安静时也能传达朝廷旨意。治下田野丰收,百姓欢欣,他自己也像对着西山爽气饮酒般怡然自得。
4. 德寿双全 用陶渊明的菊花和尧帝的蓂草(传说中象征祥瑞的植物)比喻他品德高尚,虽然年纪大(阶下已有一片落叶)但精神矍铄。
5. 美好祝愿 最后说百姓焚香祈祷他能三次入朝为官(唐代称宰相"三入"),但更希望他最终能像仙人一样逍遥自在,表达对他既能建功立业又能安享晚年的祝福。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松竹、江湖、菊花)、生活细节(蒲鞭、寿杯)和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深受爱戴的地方官形象,语言朴实但意境高雅。